现在白天做图,晚上加班两个小时做图,剩下的就休息。
刘海之所以要做炮兵雷达,是因为现阶段炮兵雷达对咱们的帮助最大。
“历史上咱们进口的辛柏林雷达准确的来说只能算是迫击炮雷达,对于速度更快的榴弹炮,反应就有些慢,而且准确率很低。”
“辛柏林雷达分为一型与二型,一型就是牵引式,二型就是自行式。”
“也就是一型就像牵引火炮那种,直接用卡车牵引,二型就是放在装甲车辆上。”
“后来衍生出的三型,就是改用了电扫描相控阵天线系统,自己就是做这个类似的。”
“同时期还有佬美研发的an/tpq36/37炮兵雷达。”
“老美好像也在今年开始研制,不过我要明年才开始研究,但是现在的半导体技术要是制造电扫描相控阵,天线系统这玩意儿就比较大。”刘海仔细回忆着有关炮兵雷达的东西,当然航母上有些兵器杂志也有介绍,还有就是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航母上的雷达也有很多。
咱们国家的相控阵雷达在刘海穿越的时候,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滥用的地步,无人机装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有用相控阵雷达来侦查野猪,而且那玩意儿整体才三十公斤。
并且可以清晰地分辨野猪与其他野兽,想象一个三十公斤的相控阵雷达放在山上就可以侦察很大一片玉米地或者果园里面有没有野猪?
这要是用在战争方面会有多大的作用?
“当然雷达的侦测范围,与自身的大小还有功率有关系,老美与老大哥现阶段制造的弹道导弹雷达监测系统,一个雷达需要几个电站提供电力。”
“不过相对的来说,炮兵雷达比较简单,只是需要侦测炮弹的弹道两个点位,就可以计算出对方的炮兵阵地。”
“炮兵雷达最大侦测距离有个一百公里就算最好的。”
“要说麻烦还是舰艇以及战斗机上的雷达,那玩意儿不但是几百公里的侦测范围,战斗机雷达还要拥有下视扫描能力,以及过滤能力,更是要多目标追踪能力。”
“海面舰艇的也是一样。”
“不过自己这边只能算是打个样,后续的小型化以及上飞机,舰艇完全就看相关部门的能力了。”在航母空间里面,刘海一边看着雷达有关的东西,一边开始琢磨制造炮兵雷达。
“不过受限于现在的制造技术,到时候制造出来恐怕比较大。”
“不过也无所谓了,炮兵雷达本来就没有小的。”
“自己这个炮兵雷达是初代,就是简单的计算对方的弹道,以及炮兵阵地坐标,不需要像后面的炮兵雷达还具有引导攻击能力。”
“大不了就是多两个人就可以了。”
“不过到了后面的战争中,炮兵雷达慢慢的也失去了作用,二毛当时从老美那边得到一批炮兵雷达,虽然型号比较老了一点,但是上了战场就被对方的空中小摩托直接炸毁。”
“主要还是核心的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做得好,那么计算结果就越快。”雷达的计算模型就是根据雷达输入的侦测数据计算出对方的坐标。
炮弹是一个抛物线,炮兵雷达就是获得这个炮弹抛物线两个点的数据,就可以计算出对方的发射阵地坐标。
当然炮兵雷达也有短板,哪怕是刘海现在设计的这种电扫描相控阵雷达系统,对于低弹道的榴弹炮弹,计算准确率很低。
至于现在主流的炮兵雷达基本上只有对迫击炮弹,这类的低速炮弹弹道计算比较准确。
“要看看国内现在雷达制造方面的水平。”刘海决定先搞清楚这个事情。
所以当第二天孙爱国来到涡轴发动机车间。
“厂长,我这边有点事情想麻烦您。”刘海就把厂长叫到了办公室,然后开口说的。
“有什么需要的。”孙爱国还以为刘海在发动机制造方面有什么需要?
“我想知道国内现在的雷达制造技术水平,设计直升机的时候,预留雷达的位置。”刘海找了一个借口。
“特别是我看到上级送来的资料,上面有关相控阵雷达的技术。”刘海开口说道,因为相控阵雷达技术其实很早就提出来了,大概比现在早几十年。
只是受限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从六十年代开始才快速发展,从大型的雷达阵列,然后到舰艇再到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