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姑也摇了摇头一脸的难以言表:“的确是如此,李姑娘倒是心细如发,难得的是还和钱姑娘关系好,这事儿说的恰是时候。”
李媛这次说的事的确是很帮太后出了一口恶气。
她想收拾徐老太太的确是有很多法子,但是这种现成的把柄当然是最好且也最让人无话可说的。
翁姑刚想说话,嘉平帝便气冲冲的进来了,跟太后请了安,便怒气冲冲的道:“真是岂有此理!徐家干的这些蠢事儿!”
昨天知道的时候,嘉平帝已经发过一通脾气了,如今还是这么气冲冲的,太后就知道一定是御史们今天收到了消息弹劾了徐家。
本身么,姐姐勾引妹夫这一点就已经是天大的荒谬了,放在哪儿都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事,何况这事儿还发生在国公府,事关一座国公府两座伯府。
御史们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事儿。
一定是风闻上奏,弹劾徐家管教不严,后宅混乱。
太后不动声色的看着嘉平帝,也皱着眉头道:“徐游还在宫中陪了静安一段时间,那些御史如今更有话说了,真是害人害己!”
可不是,嘉平帝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那些御史们现在都把矛头指向了静安公主,指责说都是静安公主太过纵容自己的伴读,才让徐游做出这种勾引妹夫的事情来。
嘉平帝被气的不轻。
他恼怒的道:“徐家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家里的女儿都是什么教养!竟然犯下这样的过错……”
等到恼怒过后,他又觉得疲倦。
现在御史一窝蜂的上奏,骂徐家的骂静安公主的都有。
原本嘉平帝以为太后申饬的懿旨下去之后能够堵上御史的嘴巴,可是没想到事情却愈演愈烈。
他很是头痛,忍不住问太后:“母后,这事儿只怕一道懿旨还不够……”
设套
主要还是因为事情闹的太严重了,又事关公主的伴读,国公府的女儿,因此事情格外的吸引人的眼球。
嘉平帝对于徐家的确是很生气,可到底女儿嫁去徐家已成定局,他总归还是要顾念女儿。
太后沉默了半响,便道:“徐老太太原本就进宫刺探宫闱,挑拨关系,可见是个惹是生非的,如今她的孙女儿又闹出这样的事,这简直是在往静安和你头上泼脏水!这等不贤不慈的人,怎么能舔居一品诰命的位子?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也就是给了你一个教训,皇帝,你要是为了静安好,便将她的诰命收回吧,还有徐大夫人,她既是世子夫人,原本是有三品诰命在身的,依我看,教出这样的女儿,她也没什么资格在静安跟前充婆婆的款儿,干脆便一并撤了诰命。”
嘉平帝没说话,可也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太后便又道:“没法子,眼下御史如同苍蝇见了蛋,为了静安好,也得给庆和伯府和武宁伯府一个交代,庆和伯夫人都险些要以死明志了……”
嘉平帝也知道太后说的事正理。
其实上次卫皇后的事就已经让他心里很是膈应了。
他的确厌恶卫皇后,可身为一国之君,绝不愿意成为别人手里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