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时,没有铺水泥的院子有些泥泞,但屋檐下铺着砖块, 顺着金花婶指的路线走到堂屋, 一路都没让鞋子蹭到泥。等陈霖来叫他出门,他就顾不上被雨砸过的黄泥会把鞋子弄脏。
十月初的清晨微凉,远处山上被一层烟雾轻纱笼罩,小村子里鸡鸣狗吠,烟囱冒出的白烟一下子就飘散了去, 金黄的稻谷被田埂隔出不规则的形状。做了个深呼吸,没闻到雨后清晨的清新味道,而是被旁边院子里霸道的食物香气堵住了鼻子。
“和平叔家做了糯米鸡。”陈霖话音刚落,就被院子里的张四婶喊道:“陈霖,带泥朋友来吃糯米鸡, 刚出锅的。”
张四婶就是会计张和平的老婆,也是她二伯母钱金花在富华村的嘴仗对手。
“走走走, 去蹭饭。”陈霖喊上徐清友, 加快脚步进了张和平家的院子, 不客气地跟着张四婶去厨房,热腾腾的糯米鸡夹出来放在簸箕里, “哇,今天有口福了,做糯米鸡,张四婶您是咱们富华村当之无愧的第一。”
糯米鸡并不是他们当地的特色美食,这是张四婶娘家家乡美食。因为张四婶常在家做,村里来跟着学的人不少,但没人学到精髓。
张四婶虽然和钱金花不对付,但她还是很喜欢陈霖这小姑娘的,听听,在陈霖心里她做糯米鸡比钱金花好呢。
张四婶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招呼陈霖和徐清友多拿两个。
“拿多了吃不下,我们一人拿一个,我再给明生哥带一个。谢谢张四婶。”
锅里还不少呢,张四婶想多塞几个,尤其是听陈霖说要上山去后,“多带几个,爬累了就吃。”
陈霖和徐清友谢了又谢,陈霖道:“您这手艺都能去市里摆个摊卖糯米鸡了。”
在她心里,村里做饭第一好吃就是她阿婆,然后是张二伯、张四婶。听说张家老祖宗以前把饭店开到了京城,后来没落了转了几趟来了富华村,但这手艺就零零碎碎地传了下来。富华村里姓张的几家做饭都不错,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传家食谱。
“大城市里的人哪看得上这个哦。”话是谦虚,张四婶都被夸得见牙不见眼了。
徐清友问了张四婶的意见,给冒着热气的一簸箕糯米鸡拍了个特写。
陈明生骑车过来,把自行车放陈霖家里,闻到他们手里的香味,高兴道:“还好今天来不及吃早饭。”
路过柳枝家,柳枝奶奶问他俩怎么没去地里排水。
“前天才修正过,表舅和二伯今天去看,我们后天去。”
陈霖一边撕开外面包着的荷叶一边应话,快走到山脚终于没其他人了,她才能专心吃糯米鸡,仔细闻还能闻到荷叶清香,咬下去有些黏牙。“好吃好吃。”
徐清友早饭吃得饱,现在闻着香味,忍不住还是撕开荷叶,一口下去就消了三分之一。陈霖没夸张,确实很好吃!
本来想慢慢吃,但眼前的风景实在太美,他快速两口吃完,从包里翻出相机咔擦咔擦地拍,还要跑田埂里去大拍特拍,见他逐渐上头,陈霖把人拉走了,“这里明天再来拍,昨晚下了雨,今早山上的风景更漂亮,绝对不能错过!”
没来亲眼目睹富华村的美景前,徐清友想过陈霖拍出来的照片是不是和现实不符,就像很多老式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像是镀了一层光,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的质感还是不同的。但等他真的来看到了,他觉得陈霖还是没把最好看的画面给拍下来。
眼里不停地闪过惊艳之色,嘴巴就没怎么合拢过,徐清友满足道:“来得太值了!”
“我这次来兴市出差就是为了去市里峰林景区取景的,你们这里比起峰林景区也不差啊,就是交通不方便,要是把路修好了,说不定还真的能发展成旅游点。”
陈霖道:“镇上到市里的路到年底就修好了,能修得了这一条,就还能修第二条,旧路也经过不少村子,现在国家在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为了提高这里的生活水平,路迟早是要修好的。”
“那我就等着看了,省城和隔壁省省会直达兴市的火车年底通车,以后来兴市旅游的人多了,到时候你们还能搞农家乐、果园采摘活动。”
尽管还没实现,但想想都觉得美好。
国庆第二天,陈霖带徐清友参加他们今年最后一趟摘核桃行动。
“这片山里东西真多,上百棵野生核桃能摘不少吧。”
“每年都有人来,好几年没来摘,我去年就忘了山里还有核桃摘,还好今年没错过。”陈霖把今年捡到的都给收拾好,当作给徐清友的回礼之一。
陈霖还带徐清友去参观了他们的火龙果基地,长出的枝条被固定在柱子、粗铁丝搭起的架子上,现在都长到陈霖下巴处了。
看着一手捣鼓出来的东西,陈霖有些骄傲,“我这算是阳省第一个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了。”
“值得一个新闻版面。”徐清友毫不吝啬夸奖,“太佩服你们了。”
陈霖身上有股不骄不躁且积极向上的劲,徐清友跟她才转悠了两天,却已经觉得她是个值得深交的朋友了。
“等明年我们的火龙果成熟了,给你们送一箱吃。”
≈lt;a href=&ot;&ot; title=&ot;二十来岁&ot; tart=&ot;_bnk&ot;≈gt;二十来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