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爹爹说得李大人是个坏人,本来赵小兰还有点怀疑,现在全部烟消云散。
谁敢说李大人是坏人,我可给你急,哪有坏人给你提供白面馒头和浓稠的稀粥。就算是坏人,那也是一个有原则的坏人。
大家吃饱了后,完全没有出现唐永安所说的,吃饱了就不安分的情况。反而动作更快了,更有激情了。
早上织造局的大门就围满了人,一是知道唐永安发财后,债主找上门来了。二是想要过来买布的商人,三钱一匹的布转手就是五钱,还供不应求,真的太香啦。
本来被强行借走纺机的织户还在串联,但是一听到唐永安这个狗贼借着他们的纺机大发横财,特别听到传言一年两百万两的利润。
商人背后的勋贵都不淡定了,马上叫商人联合织户向唐永安发难。明着过来闹事,实则是想在唐永安这里分一杯羹。
这种事李适肯定不会出面,反正借纺机啊棉花什么的又不是我。就算有人说是我李适指使的,我李适完全可以说你诬陷。
李适给唐永安交代好,于是唐永安便带着大批军队出现在织造局的门口。
果然一见到兵甲鲜丽,五大三粗的士兵后,刚才还不可一世的闹事气势瞬间变得悄无声息。
唐永安看着这些人的丑态满意的点点头,果然还是李大人说得好,这些年什么都不管用,就是大头兵管用。
“感谢诸位来捧场,鄙人唐永安,大明织造总局的局长。”
“今天我们织造局放出一万匹布,价格还是三钱。想要购买的朋友,请到左边登记然后交钱提货。”
“以后每天早上我们都在织造局大门口发卖布匹,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过来购买。”
唐永安话音刚落,商人们顿时蜂拥到左边,
“我要三百匹!”
“我要五百匹!”
“我要一千匹!”
。。。。。。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一万匹布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有人动作慢了没有抢到布而唏嘘不已。
看着唐永安瞬间三千两现银进账,前来闹事的人眼红不已,这都是踩在我们的尸体上赚到得啊。
这时唐永安才开始注意这边的人,
“关于我们织造局借你们的纺机,现在都可以开始部分兑现,但是必须要有条子,我们认条子不认人。”
“开始兑现的人群只包括家庭作坊,私人作坊和商人的纺机,还有棉花商人,地砖商人,要等几天才能兑现。你们也看到了我们织造局强大的变现实力,我们可不会在意你们那三瓜两枣。”
这顿时把现场众人鼻子都气歪了,既然是三瓜两枣,那你能不能今天就给我兑换啦。要不是看到现场五大三粗的士兵,我们非和你拼命不可。
家庭作坊的人最多,他们可不要银子,只想要回自己的纺机。
还好唐永安早有预案,
“纺机是不可能给你们的,既然到了我们织造局,那就是属于织造局的东西,朝廷的东西。”
这顿时把现场的家庭作坊的人给激怒了,明明就是我们自己的东西,现在居然成了朝廷的东西,这也太无耻了吧。
趁他们还没有彻底爆发出来,唐永安继续说道,
“既然你们不要银子,但是我们又没有办法把纺机还给你们,那么就用布来抵扣,一台纺机五十匹布。”
本来想要爆发的家庭作坊主顿时不淡定了,五十匹布现在市价二十五两,自己的纺机也就最多十几两,大赚一笔啊。
自己把布给卖了,再去重新买一台或者做一台新纺机也要不了多长时间,关键还挣了几两,抵得上几个月所得。
于是家庭作坊主马上同意了唐永安提议。
随着家庭作坊主的倒戈,最难受的就是中间的私人作坊主,他们才是真正又不要钱也不想要布的人,毕竟人家十几台纺机一个月也有不菲的收入。
而商人们就无所谓了,反正他们就是卖纺机,卖原材料的,只要钱最后能拿到手就行。
唐永安成功的分化了前来闹事的队伍,而部分商人也趁机提出了想要入股的想法,要是能让他们入股甚至那些纺机原材料,地砖什么的都可以减免一些。
可是唐永安软硬不吃,商人们顿时露出原形。要是不同意入股,现在又不能结算的话,那他们就要联合起来使坏。
最后唐永安装作被迫无奈答应了他们入股的要求,并热情的邀请他们背后的东家隔天来织造局考察一番。
商人们顿时大喜,这下也能吃上肉了,背后的东家也开心啦。
而纺机的私人作坊主,人也不多,又被大家无情的抛弃了,最后只能自认倒霉,哪天能把成本拿回来就就行了。
待众人走后,唐永安才找到李适,
“李大人,按照你的办法已经把那些商人打发了。”
李适点点头,满脸都是笑意。
唐永安不解,人家都要进来参股了,以后就不能愉快的吃独食了,李大人为何还这样高兴。
“李大人,请恕卑职愚钝,为何让那些勋贵来参股,您反而这么高兴。”
李适实在忍不住笑意,
“哈哈,你以为他们是来参股的,实际上他们是来给我们送钱的,我们京营今年的军饷就要靠他们了。”
不知为何唐永安突然感到背后凉飕飕的,同时一股不祥的感觉油然而生。
收获人心
中午,还在工作的女工就闻到了肉香,难道中午要吃肉?
想到这里大家不由自主的咽了一下口水,这些年生活日渐贫困,除了逢年过节,想吃一次肉那也是奢侈。
终于开饭了,女工人蜂拥而至。幸好有人维持秩序,不然那不得发生踩踏事件。
赵小兰终于打到了饭,一碗白花花的米饭,外加一大勺的肉菜。
赵小兰泪流满面,能吃一碗白花花的米饭就很幸福了,居然还有肉菜!真是太幸福了。
此时赵小兰心里默默发誓,自己一定要把这一生都奉献给织造局,为大明织造总局发光发电。
这时旁边的邻居大婶说道,
“真是太香了,等会吃完米饭再去打一碗,还能放开吃,真是太幸福了。”
“是啊,织造局对我们太好了,这些饭菜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上。”
“我家那臭鬼在京营里面吃得和我们这比起来那就是猪食,还动不动教训老娘。哼,老娘现在也吃上朝廷的饭啦。”
“我早上藏了点馒头,准备带回家给我儿子。”
“呀,你也藏了啊,我也藏了两个。”
这时赵小兰提出了异议,
“婶,织造局对我们这么好,我还还私藏,这是不是不太好啊。”
果然几个邻居大婶老脸发红,不过,
“你这孩子,看你说得。我那是早上没有吃完,要是放回去那就脏了。”
“是啊,我们织造局家大业大的,一两个馒头也不影响事。只是可惜中午这大白米饭和肉菜不好藏,不然我非得带点回去,给我小儿子尝尝。”
“小兰啊,不是我们这样,我看大家都这样。”
渐渐的不可避免,大家都有点疏远赵小兰。
这时赵小兰说道,
“其实我也藏了一个馒头,准备带回去给我爹尝尝。”
说着便掏出馒头,几人见状又开始和赵小兰热情起来,毕竟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