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鲜活的人命葬送在残酷的战场上!君王一声令下,他们就得往前冲,葬送在此!这是兔死狐悲的悲哀!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哀我征夫,命如草芥。
呜呼!悲哉!
凉军全体痛哭起来。
城内的宋军看了都于心不忍。同为军人,他们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悲痛与无奈。
他们只是比对方要幸运一些,出生在大宋。且大宋拥有一位仁爱的明君!
若非太子重修利州城,加固城防,他们怎能待在城内守城?
李祺受到影响,已经心软。眼睛湿润,声音沙哑地言道:“军人保家卫国,何人保护他们?”
雁南跟随在太子身边那么多年,阅历千帆,所以情绪看起来比较平静。他轻声回答李祺:“军人护国,百姓护军。”
李祺转头看向雁南。
大宋战士保家卫国,大宋百姓就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但是西凉的战士身后除了惦记他们的亲人,上下无人在意!
说到底,大宋比西凉强,只因为大宋有一位好太子!
太子能够凝聚天下民心!使江山社稷稳定!
李祺根本不敢想象,若是大宋失去太子之后会变成什么样!
思及此,李祺含泪对赵兴言道:“太子殿下定要千秋长寿!”
要不是不合规矩,李祺真想对赵兴喊万岁万福!
撤退的信号已经发了很久,但是前方战士迟迟不撤回来。让努西很担忧。他只能再派一队人马过去看看情况。
过来接应的人马看到所有人在哭泣,不明所以,诧异地看着战友们,找到契尔墨传达军令:“契将军!大将军命你们撤退!”
契尔墨一脸麻木,脸上还挂着泪水,那双眼睛空洞无神。一副受到巨大创伤的模样。
“契将军?”
契尔墨屏住呼吸,再次伸出手,手指发抖地抚摸着这名烈士的脸。将他的眼皮合上,让对方瞑目。
然后视线落在对方的手上,契尔墨从对方手中将这个染满鲜血的香包拿过来,放入自己的怀里。
他缓缓站起来,觉得身子好沉重。
最后望向倒在地上的其他战友,契尔墨闭上眼睛,大声命令道:“将兄弟们带走!”
凉军默默行动起来,将倒在地上的战友搬走。
见状,雁南露出诧异的神色,低声言道:“这一回他们倒是没有遗忘自己的战友。”
李祺认真地分析道:“凉军知道我们的太子殿下仁慈,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所以才敢在战场上为战友收尸。”
雁南颔首。的确如此。如果宋军并非是太子坐镇指挥,换个皇子,亦或是换个大将。其他人必定会抓住现下这个机会主动对凉军出击,将对方赶尽杀绝!
凉军在把战友带走,契尔墨抬头望向城楼上方,对上面做了个手势。感谢大宋太子,感谢宋军。
“大将军!契将军他们把战友都带回来了!”
努西自然看到了。心中感动,
若不是宋军仁慈开恩,契尔墨怎能在战场上带走战友?
两军对战,明明是敌人。却也是同病相怜的苦命人!宋军懂凉军的痛与苦!
努西的泪水藏不住,潸然泪下。
王太监冷笑一声,阴恻恻地盯着努西。
他怀疑对方与宋军有勾结!要不然这打仗怎么跟玩闹似的!
凉军攻不下利州城,宋军也不会抓住机会出城对凉军下手。怎么看双方都有问题!像是在故意演戏!假惺惺的!真恶心!
王太监什么都没说,也没兴趣再留在此地看戏。回到军营,马上命人传消息回京,跟皇帝告状!
努西带着众人去接应契尔墨他们。
目光含泪地盯着这些战友的遗体,努西仰天呐喊:“兄弟们!我们撤退!”
这一天对于凉军而言是悲痛的!
他们死了七百多人!受伤六百多人!
努西命将士们背着战友的遗体上断肠山,将他们埋葬在此。
夜晚,月光朗朗,洒落大地。
雁南站在城楼上眺望断肠山。那边有星星点点的火光,凉军还在山上送别战友。
当年大宋将西凉打跑之后。面对尸横遍野,太子下令将宋军战士运回去埋葬。把凉军战士集中埋在断肠山上。
太子说,这些都是苦命人。若是能过安安稳稳的生活,谁愿意打仗?这些底层征夫也不过是被逼上战场的。
所以,太子下令为这些凉军战士收尸。将他们埋在断肠山。头朝西凉的方向下葬。愿他们死后能够魂归故里。
还以为至少能够安稳十年,没想到时隔几年,西凉再次来袭。断肠山上又添新骨。王命磋磨苦命人啊!
幽幽地叹了口气,雁南转身走下城楼。
回到营帐里,看到主帅营帐还亮着烛火,雁南走进去。
赵兴正在书写,雁南没有出声打扰。发现墨水快没了,主动上前磨墨。然后又为赵兴添茶水。
李祺走进来,看到雁南也在。默默地把东西放到书案上。
雁南瞥了眼李祺,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一同走出营帐。
李祺告诉雁南:“京城那边派来了兵部左侍郎。已经到利州城外。我出城见了对方,对方交了一封信给我。命我送到太子手中。”
“京城现下是什么情况?”不是雁南多想,那几个皇子就不是老实的东西!尤其是大皇子!如今太子在前线督战,就怕有人在背后捅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