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问了好几次路,才找到了昔日的化肥厂家属院。
这种国有体制的住宅结构,在大城市很多地方都有痕迹。
毫无疑问能赶上福利分房的那一代人是幸福的,或者说只有那一代人的生活没有被房价阴影所覆盖。
“请问奶奶,这是化工厂家属院?不不,是化肥厂……”楚云拿着电子地图,却无法跟眼前的实景对照起来。
电子地图毕竟是远景,而这种犄角旮旯的地方往往有各种障碍物阻挠定位。
“啊?你说啥?”门口卖报纸的老太太吃力的睁开眼。
“啊……这个……”楚云不得不改用当地重新说了一遍。
对老一辈人而言,楚云那发声保准的普通话,反而跟自己经常接触的生活不是一个语言频道。
“噢,这里就是啊……”当老太太抬起头来的时候,楚云早已大步流星的走了进去。
这是老式的单元鸽子楼,都是80-90平方的小户型,厨房一律朝外伸出油烟机管道,还有歪歪斜斜挂在窗外的空调外挂机,一股子浓浓市井气息流露的是那样自然真实,楚云不由得心生遐想:有生之年若是能了却事端,选择过这样一种平淡宁静的生活,不也挺好?
骑着电瓶车,车头小框还带着几根胡萝卜白菜的大叔,骑自行车带孩子的妇女,还有绿茵中闲聊打牌的老人……
幸福是什么呢?
根据几位热心大婶的指引,最终楚云终于来到了位于家属院最深处的梁伯家门口。
只见他家是铁将军把门,在普遍更换防盗门的今天,这种老式门锁真是很少见了。
这种门锁似乎还是上世纪十年代流行的式样,并且略微有些生锈了。
很显然这种家装备这种象征性的防盗措施都是多余的,因为没有贼会笨到来这里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