蓥华寺的和尚被逼急了,将寺庙改名为普照寺,希望用个响亮的寺名来压过对方。
雪山寺的僧人认为,普照寺与雪山寺的名字相克。因为在太阳普照之下,雪山焉能不融化?
于是急忙更换寺牌,将雪山寺更名为“乌云堂”,意在用“乌云”来遮挡阳光的“普照”。
普照寺的僧人见了,赶紧把寺牌取下来,在寺名前面加一座山,换成了“青峰山普照寺”,意在用高高的“青峰”来阻断对方的“乌云”。
雪山寺历代僧人都喜好练武,掌门的承传方式很特别。不像其他寺庙那样传承袈裟衣钵,而是像江湖帮会一样传承信物——“啸云剑”。
“啸云剑”不足两尺,剑鞘和剑柄镶有七颗宝石,为雪山寺镇庙之宝。方丈须据有“啸云剑”,才能成为雪山寺之主。
可是“啸云剑”被盗走后,雪山寺方丈自责退位,发誓不寻到宝剑绝不回来,从此杳无音信。
雪山寺也从此衰落下来,一蹶不振,最后被普照寺兼并了。
据说,后来普照寺的和尚,在雪山寺周围又挖出了一窖金银。方丈用挖出来的金银买地建庙,最终扩建成了现在的规模。
渡边分析,狡兔有三窟,大西国的财宝绝不可能全部集中藏匿于雪山寺。和尚从地窖中挖掘出来的财宝,可能只是张献忠旱藏财宝的一部分。
渡边想起了“四川一群羊,二水口内藏。”那首童谣。心想,四川有一群羊,而不是一只羊。童谣暗示张献忠藏宝不是一个地方,而是有多处地方。
他进一步分析都江堰周围的水系,从大雪山上融化下来的岷江水,通过都江古堰的“鱼嘴”一分为二,到下游又合而为一。
如果把都江堰看成是“二水口”,那“一群羊”就藏在青城山里面。
渡边决定,带考古队到青峰山下的村民家里住下来,然后到青城山和岷江流域去详细考察,彻底弄清普照寺之谜,以便找到张献忠的旱藏财宝。
渡边在张老汉家住了几天,慢慢和主人家混熟了,渡边请张老汉喝酒,顺便向其打听普照寺之谜。
张老汉乘着酒兴,向渡边讲了一个在青城山一带流传的民间传说,那是青峰山下一坨鹅卵石的神奇故事。
据传,张献忠曾派人将财宝埋到了,财神赵公明羽化之地——青城山神仙洞,并在“杀人谷”将藏宝人员尽数杀死灭口。
后来财神菩萨赵公明显灵,将神仙洞门关闭并上了锁。顺手把钥匙丢进了岷江,钥匙马上化成了一坨鹅卵石。
谁若想进入神仙洞里取宝,需要用鹅卵石做钥匙,并口念咒语,才能打开神仙洞的门。
过了若干年,青峰山下的田坝里,有一坨从岷江河滩上掏出来的大鹅卵石,随便丢在地上,没人把它当回事。
老乡耙田时常常用来压耙,随用随拿,不用就丢弃在路边,谁也不觉得这个石头有何特别。
有一天,村民李老三正在耙田,一个外地人站在田坎上,望着那坨鹅卵石出神。
李老三问道:“老乡,你看啥子嘛?”
外地人问道:“哥子,你那块压耙的鹅卵石卖不卖?”
李老三觉得奇怪,这人是不是发癫了?竟然要买那坨毫不起眼的鹅卵石?
便随口答道:“只要哥子肯出好价钱,啷个不卖呢?”外地人忙从身上摸出三个银元递给他。
李老三收了钱,心里却犯了嘀咕,莫非这块貌不惊人的石头是啥宝贝?
他想要探听明白,就把外地人请到家里吃饭,设法用酒将他灌醉。外地人酒后讲胡话,竟吐出了真言。
原来这坨鹅卵石是打开普照寺山下“神仙洞”的钥匙,他还随口讲出了打开洞门的咒语。
李老三趁外地人酒醉未醒时,抱起鹅卵石跑到普照寺旁边,边走边念咒语,当走到“神仙洞”山崖边时,崖壁上山洞的门突然打开了。
李老三爬进神仙洞,里面全是黄灿灿的金子。满洞金光灿烂,照得他睁不开眼睛。
洞里有个白发老翁见他进来了,随手取出两块金子给他,打发他出去买地种田,好好过日子。
谁知李老三贪心,他趁白发老翁不注意,偷偷将全身衣袋中都装满了金子,方才跑出洞去。
可是刚出了洞门,只听得身后“咣铛”一声响,神仙洞关闭了,李老三身上的金子全部变成了石头。
李老三急得反复念咒语,可是神仙洞再也不开了。李老三又气又恨,怪自己贪心不足,惹怒了神仙,把金子变成了石头。
最后李老三气疯了,用石头将自己的头打破,死在普照寺山门外。
渡边听完这个故事,认为这个神仙洞,可能就是张献忠的藏宝洞。由此更加坚信,张献忠在青城山有多处藏金库。
他要一个叫龟田的队员马上回日本,采购一些先进的金属探测器,弄到青城山下来,准备大干一场。
却说李叫花从锦江上游找到下游,也没有发现渡边等人的踪迹,心中焦急不安,便返回成都探听消息。
那天,李叫花在成都西门外闲逛,看见一个矮胖的日本人,手提一个精致的大皮箱子,叫了辆马车向西疾驰而去。
他猛然想起,曾在岳州洞庭湖边见过这个日本人。心想莫非他就是渡边的考古队员?那个大箱子里一定装了什么探宝的仪器!
不用多想了,李叫花也叫了辆马车,一路向西追赶,一直追到灌县城下车。
在县城里找了几条街,没有见到那个日本人。他向当地人打听有没有见过日本考古队,有人说前几天在青城山里见过。
李叫花听到日本考古队进了青城山,心里咯噔一下。
心想,渡边等人莫非听到了孙可望在青城山藏宝的传说,专门到青城山去勘察张献忠的金库?
看官,李叫花听爷爷聊天时说过,先祖李定国在张献忠部下兼管钱粮,算是张献忠的财务大臣。
孙可望在青城山秘密藏宝这件事,肯定没有瞒过精明的财务大臣李定国。
李叫花心想,先祖一定知道青城山的藏宝地点。
可是,怎么才能从先祖留下的藏宝图上,破解出藏宝信息呢?他感到很焦急。
列位看官,张献忠在西充被暗箭射死后,他的四个义子遵照“老万岁”的遗嘱,将大西军撤退至云贵,拥戴南明皇帝,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
可是,大西军在清军的围剿下,大哥孙可望无耻地投降了清军,最后被清军射杀。
李定国、刘文秀等人逃到云南与缅甸交界的边境,避过了清军的追杀,准备再从云南出兵反攻四川。
李定国在云南与吴三桂决战时,精心制定了全歼清军的计划。
可是叛徒将该计划提前向吴三桂泄密,结果招致大西军惨败。李定国见复国无望,忧愤病死于军中。
李叫花曾听父辈讲起过,先祖李定国在世时,曾派他的心腹部将心莲和尚,专程从云南去青城山,恢复被孙可望烧毁的普照寺。
李叫花猜测不透,心莲和尚奉命去青城山,其目的是去做李定国的内应呢?还是去护宝,或是取宝呢?
李叫花决定先去普照寺,探寻心莲和尚的秘密。
李叫花来到青峰山下,找到普照寺的住持方丈,先介绍自己是李定国的后代,然后出示李定国传家信物让方丈看。
他以关心的口吻,打听心莲和尚。方丈见是李定国的后人,便告知了心莲和尚的大致情况。
原来,心莲和尚从云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