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八章 出国发展(2 / 3)

水杯回到办公桌前,喝了一口水,然后,把水杯放到桌子上。他坐到椅子上,继续对赵辉讲:“我知道,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们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相比在市场中又不占据优势,我们靠钱开路,开辟活源。但这绝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必须要从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人员素质入手,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杨万里说到这里,又喝了一口水,然后继续说:“搞企业,想多挣钱,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是砸自己饭碗的做法。在施工中,这种情况,必须坚决制止。”

讲到这儿,杨万里往前欠了欠身体,放低了话音,说:“你我都是搞技术出身,在施工中,也存在商机,比如,在施工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很多时候,都要进行技术变更。这是我们的强项,通过技术变更,就可以增加施工收入。怎么操作,不用我教你?你就记住一句话:我们施工的工程,今后决不能再出现任何质量安全问题,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这就是我要对你讲的话。”

赵辉听后,表态说:“杨董,您的话,我全记下了。您走后,我一定会按照您的要求,把惠民公司继续经营好。”

星期日,杨万里把石原他们哥几个如期约来黄家庄园贵宾包间餐厅。

贵宾餐厅是由用餐厅、休息厅,洗手间组合成的一个独立空间。用餐厅是用一个特大型的圆桌和沙发椅组成,可以提供二十位贵宾同时用餐。

休息厅是由二面围墙的沙发和一面靠墙的大衣柜组成。

休息厅特别适合生意人酒足饭饱之后,在此洽谈业务。

杨万里和赵辉走进贵宾餐厅时,陶知运还没来,其他人都在休息厅聊天。

黄佳才看见杨万里进来,赶快走过去说:“别人都到了,你这个召集人到来晚了?”

杨万里说:“赵辉不认识这儿,我在门口等他一起来,所以晚了点,”“老三,肖和平到了吗?”杨万里问黄佳才。

黄佳才往杨万里身后指指说:“那不是肖和平正和老四聊天那吗。”

杨万里回过头看了一眼,跟老四打了一下招呼,回过头,指着赵辉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惠民公司的总经理赵辉。”

然后,杨万里把现场每一人都与赵辉介绍认识。末了,他说:“这些人都是我的铁哥们,我出国后,你有什么困难,尽管找他们。”这时,陶知运风风火火从外面走进来,杨万里向赵辉介绍说:“这位是我们的历史预言家,”陶知运赶快说:“预言家不敢当,二哥过誉了?”

杨万里说:“没有你的预言,就不会有今天这顿饭了?”

“二哥还记着八年前那档子事儿,还当真了?”陶知运说。

“那当然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吗?”杨万里说。

说话间,肖和平朝杨万里这边走来,石原看到肖和平说:“和平,你到底还是去了惠民公司工作了?”

肖和平一进门,看到石原与庄文坐在沙发上说话,他没来得及过去打招呼,就被王民拽过来,两人到另一边的沙发上坐下说话了。

肖和平对石原的问话,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华政二公司确实待他不薄。在她爱人出事后,石原和工会主席亲自来到他家慰问,并指示项目部经理,不许让他下岗。他在家照顾爱人,项目部每月还按上班时的全额工资给他。

他在家照料爱人时,杨万里登门拜访,邀请他去惠民公司工作,并开出了每月按原单位工资的双倍工资给他。他提出爱人没人照顾,杨万里就答应他公司出资找保姆帮助照顾。盛情难却,就这样他来到了惠民公司工作。

他在惠民公司工作,完成了五环路二期工程后,华政二公司第三项目部李经理找他,让他回来工作,并提出回来后,马上送他出去学习,学成回来后,让他担任项目部工长职务。

肖和平最头疼的就是学习。他在惠民公司担任的就是工长工作,他们也没有要他上岗证。在这里工作正和他心愿。他谢绝了李经理。没几天,他就把人事档案转到了区人才交流中心,彻底脱离了华政二公司。

肖和平想到这里,对石原说:“惠民公司能不看我文凭,就让我担任工长工作,咱们公司做不到,所以我就调到了惠民公司工作。”

石原笑了笑,说:“没关系的,在哪儿工作,能够发挥你的作用就好。”

黄佳才看见人员都到齐了,对杨万里说:“二哥,人员齐了,让大家到餐桌上来吧?”

杨万里招呼大家到里面餐厅用餐。

大家围坐下来后,杨万里从餐桌上拿起菜谱,翻了翻,说:“我们好长时间没在一起吃饭了,也不知大家的口味变没变,这样吧,每个人捡自己爱吃的点一两个菜,大哥,从你这儿开始。”杨万里说完。把菜谱递给石原。

石原接过菜谱,看上几眼,又把菜谱推给杨万里说:“二弟,你就看着点吧?我们吃什么都行。”

这时,王民插话说:“二哥,别麻烦了,你就点吧,大家吃辣的人不多,少点辣的就行。”

杨万里把服务员叫到自己跟前,点了二十个菜,其中,十二个热菜,八个凉菜。鸡鸭鱼虾,牛羊猪肉,全照顾到了。

杨万里又要了一瓶茅台酒和一瓶法国红酒。

在大家等着服务员上菜的时候,石原问杨万里:“现在惠民公司正在兴旺发达时期,你怎么又想要出国了?“

杨万里想了想说:“我出国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我的孩子想让我出国帮助他们办公司。其二,是国内形势所迫。大家知道,北京马上就要举办奥运了。可以说,现在北京建设已经到了饱和期,奥运过后,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会迅速下降。本来建筑市场竞争就非常激烈,到那时建筑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民营企业的发展会加倍困难。前几年,国营企业处在体制转型期,不太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困难。这时,民营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占领市场,满足了市场需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在,国企改革基本完成,很快就又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在市场中很快就会失去优势。从长远考虑,我现在出国发展,正是时机。等我在国外立住脚跟后,再把惠民公司打造成跨国经营的民营企业。”

杨万里讲到这儿,向左右看看,他见大家都在专注他的讲话,端起桌上服务员为大家倒好的茶水,喝了几口,继续说:“我在网上特意查阅了一下澳大利亚国家建设的情况,澳大利亚属于人少地多的国家,他们人均占有国土面积是我国的人均占有国土面积的十倍,所以,澳大利亚建筑市场潜力巨大。所以,我们都挤在国内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刨食,不如打到国外去,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这就是我要出国的原因。”

杨万里讲完,王民带头鼓起掌来,他一边拍手,一边说:“二哥讲得好,有气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二哥,你现在是住别墅,开好车,钱多的下辈子都花不完,都这把子年龄了,出国去受那份洋罪图什么?”

杨万里还没回答,陶知运说:“四哥,你这就不懂了,你知道什么叫理想吗?二哥他现在的富有,不是他的理想,充其量,算他的阶段目标。他的理想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他创办的企业,要为国家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二哥,我说的对不对?”

杨万里听到陶知运对他这么高的评价,不好意思的说:“我还没那么高尚,我只想着将来给惠民公司在国外占有一席之地,可没想到给国家占有一席之地。”

陶知运反驳说:“二哥,此话差矣,任何一个中国人在国外工作,他的行为已不属于个人行为,他的一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