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成:“吏部侍郎文瑜曾为工部侍郎,在职期间账目无一处错漏,为官清廉简朴,可为礼部尚书,至于礼部尚书,陛下或可从学宫欲聘的先生中取一贤士。”
不愧是能在先帝发疯期间也能稳坐内阁首辅的人,他顺毛的本事可谓是顶级。
皇帝对他的建议非常满意,整个人的心气儿都顺了:“那便按照墨老所言处理此事。”
以为自己最多是降职的张、乔二人:“……”
他们欲要辩解一二。
谁知秦玉逢转头就对赵海德说:“既然这两位身上已无官职,是否该请出勤政殿?”
“华妃娘娘说得是。”赵海德连连点头,喊人把两位年过半百的大人给客气又不容拒绝地请出去。
皇帝注意到秦玉逢和她的父亲,面上带了笑容:“世伯怎么也过来了?”
他平日里是喊秦卿,但是当着秦玉逢的面,用敬称比较好。
叫岳丈是不可能的,但高祖与秦玉逢的祖父曾称兄道弟过,他叫一句世伯也算合适。
秦玉逢:“我把父亲拉过来看个热闹。”
皇帝:“……”
不要这么明目张胆地说出来啊,墨成还在这里看着呢。
在短暂的尴尬之后,他假装没有问过刚才的问题,说:“陆充容将诞下朕的第一个孩子,朕打算将满月礼办得隆重一些,届时希望唐国公主能替吾儿戴上长命锁。”
陆充容的胎像一向不好,能怀满九月已算意外之喜。
但太医仍然说胎儿体质会虚弱一些。
由有福气的长辈在满月宴上给孩子戴上长命锁,据说能使孩子平安长大。
唐国公主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人生都十分美满。
他请对方给孩子佩戴长命锁,也算是尽他一份心意吧。
秦向安有些惊讶,但也没有推拒:“臣回家之后会让夫人准备的。”
墨成看着这一幕,没有说话。
参加考核的官员, 被罢免三成,降职两成,调任三成。
朝臣意见是有点大的。
但是礼部和工部尚书在墨成的支持下被罢免, 他们也不敢多说话。
甭管是秦党还是严党,都是在内阁手底下干活。
内阁又是在墨成手底下干活。
皇帝要动他们的位置,需要跟内阁商量,而墨成决定的事情,他们拒绝的余地并不多。
这就是内阁首辅的统治力。
所以下一任首辅必须要有足够的威望, 以及足够的忠诚,才能够压住其他世家,使中央不乱, 国家稳定。
当然,如今的天子, 也逐渐展示了他能压制朝臣的手段, 在墨成的逐渐放权之下, 他只会一日比一日更像一位帝王。
朝堂的暗潮汹涌暂时还与秦玉逢无关。
她也觉得自己如果再做些什么, 墨成不太可能会继续容忍。
不如等陆充容把孩子生出来。
给陆充容接生的事项是从她怀胎七月起就开始准备的, 期间每个经手人员都被严密监视, 连作息和饮食都进行要求。
为确保她能够万无一失地将孩子生下来, 换过不知道多少人。
大大增加了别人下手的成本和精力。
再加上她这一胎确定是个公主,有能力的人想了想还是决定放弃。
在层层的保护之中, 陆充容感受到了从未从皇帝那里,甚至是家里感受到的安全感, 也因此顺利地将孩子怀满九个月。
陆充容在十一月初三就出现了要生产的征兆, 等了两日才真正开始发动。
不出意外地, 她难产了。
胎位不正的问题早就被发现了,也提前做了预案, 处理起来倒是有条不紊。
但以当前的医疗水平,对于大出血的问题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只能靠珍贵药材辅以针术来缓解。
剩下的交给命运。
好在陆充容信念感很强,凭着对“不能让孩子落到皇后那个疯女人手里”的执念,硬生生地撑住了。
这一胎从凌晨生到半夜。
早就对这个孩子失去兴趣的皇后派碧斐过来看过一回,送了些赏赐,面都没露。
据说为了养生,早早地睡了。
其他人也为了避嫌,过来慰问两句就选择离开。
皇帝和秦玉逢一起等到后半夜,终于听到了一声婴儿的啼哭。
声音不大,但很清脆。
稳婆抱着襁褓,满脸喜气地走出来:“恭喜圣上,小公主顺利诞下,充容主子也以平安。”
皇帝略微松了口气。
还是有些紧张地凑过去,想要看看孩子。
稳婆伸手掀开襁褓,他立刻阻止:“先等一下。”
然后让人将门窗都关好,才让她轻轻地掀开一点儿,将孩子的脸露出来。
皮肤通红褶皱,并不好看,眼睛也闭着。
但比他想象中地瘦弱可怜要好很多。
四肢有肉,呼吸平稳。
不过他也是第一次有自己的孩子,经验不足,仍旧谨慎地问:“公主是早产,她的身体如何?”
“怀胎能满九月,已经不算早产了。娘娘这一胎怀的凶险,但中途照顾得很好,公主的身子骨比不得那种特别健壮的,但也不算太弱,养上一段时间,必然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意思就是能够立住。
“好!很好!”皇帝忍不住提高了声调。
他原先并不认为陆充容能保住这个孩子,所以一开始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和感情。
但真到了这一天,说不激动是假的。
何况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正是他真正开始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时候。
他顿时感觉到人生的圆满。
皇帝高兴地赏了一大圈的人,最后握着秦玉逢的手说:“辛苦玉逢了,这件事上,你远比我尽心,是大功臣。”
秦玉逢微微一笑,颔首接下这个夸奖。
稳婆:“是呢,充容娘娘方才睡过去之前,还强撑着说希望华妃娘娘为公主取个小名,以承半母之恩。”
正打算给公主取小名的皇帝:“……”
行吧。
无所谓,他习惯了。
“玉逢想给小公主取个什么名?”
秦玉逢想了想,说:“就叫太平吧。公主以国为家,国家太平而公主一生安康,又生于平乱之军出征前的长夜,以此名寄天下太平,海晏河清之愿景。”
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平公主。
皇帝丝毫没有意识到不对,只觉得这个名字相当好,比他想的那些小名要更好。
“好,这个名字好,不愧是秦大娘子啊。”他笑着拍掌。
“传朕旨意,傍花居陆氏生育有功,晋为昭容,迁往锦绣殿。公主年幼,满岁前不宜取名,以太平二字称之。”
昭容。
陆思婉从九嫔倒数第二成为了正数第二。
成为了真正的主子娘娘,拥有养育皇子皇女的资格。
最重要的是,锦绣殿在东六宫,离太后的寝宫很近。
太后别的可能不行,护崽子的水平是一等一,有她看着,公主会多一层保障。
至于后面那句话,则是给“太平公主”这个称呼一个官方认可。
陆昭容醒来后,听到这些事情,伏在枕头上边笑边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