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第一首辅 第411节(1 / 2)

&esp;&esp;取下自己的头巾。

&esp;&esp;脱下自己的外套。

&esp;&esp;打开自己的竹篮。

&esp;&esp;她的视线平静温和地看着面前不苟言笑的人。

&esp;&esp;士兵垂眸看着面前与他而言不过是小孩的人。

&esp;&esp;他们都是兵油子,抓过江洋大盗,遇过奸诈盗匪,什么人有问题,什么人没问题,自然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esp;&esp;面前这个小少年很镇定,很问心无愧。

&esp;&esp;谁也不知道自己经手的人哪个会成为今年腾飞的人杰,所以他们也是看人下菜的。

&esp;&esp;面前这个小童,这位士兵有结善缘的想法。

&esp;&esp;他认认真真检查过江芸芸的头巾、衣服、和篮子,又谨慎捏了捏她的发髻,拍了拍她的后背和前胸。

&esp;&esp;江芸芸稳然不动,事已至此,她早已没了退路。

&esp;&esp;“进去吧。”士兵不愿多加为难,侧身说道。

&esp;&esp;江芸芸含笑点头,接过自己的东西,站在一侧慢条斯理穿好衣服这才施施然进去了。

&esp;&esp;这次运气依旧不错,她坐在丙号房的中间,房间也不至于破破烂烂,只是有些灰。

&esp;&esp;她去丙号考场放水的地方打湿了帕子,仔仔细细擦好桌板和小凳子,等水干了才坐了下来,把水和笔墨都拿出来,考卷先放在盒子里,被她放在桌子的一侧。

&esp;&esp;天色阴沉,贡院的日晷显示马上就要卯时了,天色却不甚亮堂,今年的冬天太长了,到了二月初还很冷,所以考试的时间也不得不往后推迟。

&esp;&esp;江芸芸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灰蒙蒙的天色,突然轻声笑了起来。

&esp;&esp;她其实想过很多次自己考试时的情况,要是在门口就被发现自己的身份会如何,要是成功混进来又如何,乡试的题目难了怎么办,会试会不会比她做的全部题目都要难。

&esp;&esp;太多太多的不确定了,科举自来就是一场对外也对内的争斗。

&esp;&esp;她的对手是在场三千多个考生,她的对手是一直不曾停下来读书的自己。

&esp;&esp;要是说乡试是通往科举的钥匙,那会试是决定命运最重要的一步。

&esp;&esp;可现在,她走过千难险阻终于坐在这里,闻着空气中还带着冷冽气息的空气,甚至连隔壁粗重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曾经闹得她不得眠的日子突然在此刻褪去色彩,成了一道挥之即散的灰烟。

&esp;&esp;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esp;&esp;门口的大鼓骤然响起。

&esp;&esp;天边的微光也终于挣扎得冒了出来。

&esp;&esp;兴奋,期待,一直潜伏在心底的野心再一次冒了出来,势如破竹。

&esp;&esp;赢一次!

&esp;&esp;再赢一次!

&esp;&esp;江芸芸眼睛发亮地看着缓缓走来的试卷题目。

&esp;&esp;会试和乡试考试类型是一样的,所以第一天考的内容是,四书三道,五经四道。

&esp;&esp;第一道四书题出自孟子离娄——责难于君谓之恭。

&esp;&esp;短短一句话,没有任何截搭,是非常简单的一道开题。

&esp;&esp;这句话的意思是以最高的标准去劝诫君王,用最严厉的要求去指责君主,这才是恭敬。

&esp;&esp;这个内容非常符合孟子的思想。

&esp;&esp;江芸芸把这句话的前后左右句子都写了下来,仔细想来这个题目看似简单,但其实充满陷阱。

&esp;&esp;第一自然是要你告诫君王,而不是冒犯君王,所以太过直白反而直接入了歧途。

&esp;&esp;第二则是不能一味假大空,若是不说点出道理来,只是抓着这一点来回说,便也落了下乘。

&esp;&esp;第三更重要,要是只写自己那就太狭隘了,所以还要旁敲侧击夸夸君王。

&esp;&esp;江芸芸理了理思路,直接在草稿上打好了框架。

&esp;&esp;前三句一定要先讲责难于君的好处,举出例子最好,中间再写谓之恭,把恭的前后特性,内外对比,正反对比全都叙述一遍,最后收尾做结,最重要的是还要说两句圣人言,提高这篇文的格调。

&esp;&esp;江芸芸飞快得想好大纲,这才开始打磨句子,务必语句要精炼但又韵律,不能太过艰涩,但也不能太过简单。

&esp;&esp;四书题目看似都不难,但要写出与众不同来,却又是很考功底的。

&esp;&esp;第二道还是出自孟子。

&esp;&esp;江芸芸摸了摸下巴。

&esp;&esp;题出自孟子尽心——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愚矣。也是一句直接摘抄的原话,讲的是君子要使一切事物归于正道,只要正道不被歪曲,百姓就会振奋,百姓振奋,就不会产生邪恶愚蠢的想法。

&esp;&esp;讲得是君子要持身自立,论点很清晰,但如何写却也不简单,正反都要说,君子和百姓都要提及的内容。

&esp;&esp;四书的题目并不难,江芸芸花了一个半时辰打好草稿,又花了一个时辰誊抄在卷子上,日子也过了中午。

&esp;&esp;考场是发饭的,每个人一个白蒸饼,一碗水。

&esp;&esp;江芸芸没有立刻吃,只是放到一侧去,反而开始写五经的题目。

&esp;&esp;她现在还保持着高速的脑力,微微的兴奋,这是极好的状态。

&esp;&esp;每个号房前都站着一个士兵,见她脸颊写的红扑扑的,颇为紧张地盯着。

&esp;&esp;每年都有考生写着写着直接晕过去了!

&esp;&esp;五经四道题目除了一道论述春秋无义战让江芸芸有些棘手外,其他题目都是洋洋洒洒就打好草稿。

&esp;&esp;所有卷子写完誊抄好,申时才过半,黄昏的光晕也初具眉目。

&esp;&esp;江芸芸摸着早已饿得没有知觉的肚子,小心翼翼把卷子收了起来,本着不吃白不吃原则,我都交钱了,所以没有立刻交卷,反而开始就着白开水把蒸饼吃得干干净净。

&esp;&esp;别说,京城的东西就是好吃的,蒸饼都是白面做的,入口还有点甜。

&esp;&esp;江芸芸满足地吃完,这才摇铃交卷。

&esp;&esp;等所有东西弄完,正好酉时,赶上开门的日子,出考场的人不多,零零散散不过一百来号人,挤在一起神色各异,少有开心的人。

&esp;&esp;等她最后踏出大门的时候,贡院内的士兵开始给人送蜡烛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