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宜春行礼:“这句话,应该是我对圣人说才对。圣人要多保重。”
&esp;&esp;霍翎送到殿门口就止步了,由无墨代她再送李宜春一程。
&esp;&esp;少许,无墨折返回来,发现霍翎依旧站在长廊底下,双手挽袖,静静看着远处余霞成绮,斜阳似火。
&esp;&esp;霍翎的目光落在无墨身上,突然抬手,触碰无墨的鬓角,从她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里,挑出一根白发。
&esp;&esp;“你有白发了。”
&esp;&esp;无墨摸了摸自己的鬓角,笑道:“圣人眼神真好。”
&esp;&esp;霍翎道:“你的四十岁生辰,也不远了。我给你准备了一份生辰礼,不过这份礼物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甚至会有不少人上折弹劾你,你害怕吗?”
&esp;&esp;无墨道:“有娘娘护着我,我不害怕。”
&esp;&esp;无墨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esp;&esp;不管娘娘送她的礼物会引发怎样的争议,无墨都不害怕。
&esp;&esp;这些年里,她一直在艰难地追逐圣人的脚步,努力不给圣人拖后腿,但她做得还是不够好,还是不能像祝青云、桑玄清她们一样为圣人分忧。
&esp;&esp;所以,如果能帮上圣人一些忙,就算在这个节骨眼上牵扯进朝堂的漩涡中,她也无所畏惧。
&esp;&esp;可是……
&esp;&esp;可是……
&esp;&esp;无墨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她却没有想到,圣人为她准备的,竟然是这样一份礼物。
&esp;&esp;这是一份诏书。
&esp;&esp;一份,册封太后亲妹、女官霍无墨,为一等承恩侯的诏书。
&esp;&esp;第182章 衮服祭祖。……
&esp;&esp;在侯爵制度刚出现的朝代,曾经有过女子为侯爵的先例。
&esp;&esp;但往后千年,随着制度礼法的不断细化完善,爵位就成为了男子的专属,女子则有自己的诰命品级、贵族封号。
&esp;&esp;公爵,侯爵,伯爵,那是属于男人的荣耀。
&esp;&esp;公主,郡主,县主,国夫人,淑人,恭人,那才是属于女人的荣耀。
&esp;&esp;无墨手里的这道诏书,是让她以女子之身,领受一等承恩侯的爵位。
&esp;&esp;原本已经有些消停下来的朝廷,因着这道诏书,再次掀起哗然。
&esp;&esp;而这一次,霍翎表现得格外强硬:“一个承恩侯的爵位,朕想给谁,谁就能领受。一如当日,朕能随手收回承恩公的爵位一般。”
&esp;&esp;更火上浇油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后居然说,皇帝千秋节当天,她有意穿着衮服前往太庙祭祖!
&esp;&esp;何谓衮服?
&esp;&esp;衮服乃帝王礼服,其上绣有十二章纹,从形
&esp;&esp;制到纹样再到颜色皆严格限定于皇帝在祭天、登基等重大典礼使用。[注]
&esp;&esp;“古语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衮服,帝王礼服也,太后代行子职,却穿着衮服前往太庙,置天子颜面于何地?”
&esp;&esp;“礼仪之大,衮服为尊。就连天子,非重要场合都不能穿着衮服,何况太后?”
&esp;&esp;还有人问:“太后要穿衮服,那陛下要穿什么。”
&esp;&esp;霍翎道:“陛下要穿什么,你们可以去太和殿问问陛下。”
&esp;&esp;有朝臣怒道:“自千秋宴后,陛下就再也没有在大朝会上出现过,敢问太后,意欲何为?”
&esp;&esp;霍翎淡淡扫了对方一眼,连回应都不屑。
&esp;&esp;礼部尚书李寒松笑着站出来,如老好人一般打着圆场:“圣人临朝称制十八年,又刚为我朝开疆扩土,只是想穿得隆重些去祭祀列祖列宗罢了。”
&esp;&esp;当然,李寒松说出这种话,就是在睁眼说瞎话了。
&esp;&esp;唯名与器,不可假于人。临朝称制十八年,太后已有天子之实,如今再让太后衮服祭祖,岂不是真要应了那句天命谶言。
&esp;&esp;当天下午,大朝会结束后,二十余名不同意太后衮服祭祖的官员皆被贬谪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