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赵洵感激的冲几位师兄拱了拱手。
&esp;&esp;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一路行来,书院的师兄们帮助他实在是太多。
&esp;&esp;至于恩师吴全义,则是选择在城中随便走走。
&esp;&esp;对此赵洵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是长辈,又不是朝廷官员,赵洵没理由要求恩师去做任何事。
&esp;&esp;恩师帮他是情分,不帮他是本分。
&esp;&esp;做人不能太自私,要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一下问题。
&esp;&esp;“明允,你瞧那边。”
&esp;&esp;贾兴文冲着街道一角指了指,沉声道。
&esp;&esp;赵洵顺着方向望去,只见浩浩荡荡一群人正朝着州衙的方向行来。
&esp;&esp;好家伙,这声势真可谓之浩大。
&esp;&esp;赵洵盲猜了一波,应该是贺州城的父母官带着一干官吏回来了。
&esp;&esp;赵洵立刻恢复了威严无比的状态。
&esp;&esp;无论如何他打定主意好好教训一番这个不知天高地厚,不计百姓死活的刺史。
&esp;&esp;却说约莫几十息的工夫后,贺州刺史楚丰年带着青山县县令宋良朋等一干官员来到了赵洵面前。
&esp;&esp;那楚丰年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却是行足了礼数。
&esp;&esp;一干贺州官员也是有样学样。
&esp;&esp;赵洵却是不发一言。
&esp;&esp;他有心教训这厮,自然是要尽可能的晾着他。
&esp;&esp;楚丰年将头埋在地上,看不到钦差赵洵的表情,见赵洵迟迟未让他起身也不说话,楚丰年心中十分忐忑。
&esp;&esp;约莫过了半柱香的工夫,赵洵冷哼一声道:“本官奉天子旨意下江南查案,所经过之地,官员们皆是出城相迎。却不知贺州刺史如此大的官威,竟然连朝廷钦差也不放在眼里。”
&esp;&esp;赵洵知道如果他一上来就拿楚丰年对百姓置之不顾来说事的话,楚丰年很可能转移话题或者避重就轻。
&esp;&esp;但如果赵洵拿他怠慢钦差来说事的话,楚丰年是无论如何也洗脱不了的。
&esp;&esp;楚丰年作为刺史,慢待钦差。
&esp;&esp;这件事可大可小。
&esp;&esp;若是赵洵本身不追究,自然可以一笔带过。
&esp;&esp;但若是赵洵追究的话,那就可以上升为楚丰年无视朝廷,无视天子。
&esp;&esp;他便是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esp;&esp;现在赵洵越发觉得显隆帝这张虎皮还是有些用处的,尤其是在面对这些官员的时候。
&esp;&esp;“钦差大人恕罪,钦差大人恕罪啊。下官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慢待钦差大人啊。此事事出有因,且容下官慢慢道来。”
&esp;&esp;这一切自然都在赵洵的预料之内,不过他却不打算让楚丰年这么轻易的起来。
&esp;&esp;“那你就跪着说吧。”
&esp;&esp;“这”
&esp;&esp;楚丰年没想到赵洵如此不按照套路出牌,整个人都傻掉了。
&esp;&esp;“怎么不服?”
&esp;&esp;赵洵质问道。
&esp;&esp;“不敢,下官不敢”
&esp;&esp;楚丰年确实不服,但不服能怎么样?不还得憋着?
&esp;&esp;难不成他不服就能对着赵洵一通输出?
&esp;&esp;至于青山县县令宋良朋则是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保持着五体投地的姿势。
&esp;&esp;反正天塌下来,有楚刺史顶着。
&esp;&esp;只要有楚刺史在,他就不用担心担责任的问题。
&esp;&esp;“前不久贺州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地震,州城建筑损毁严重,百姓们的衣食住行都面临诸多问题。下官身为贺州父母官,是忧心忡忡,茶饭不思啊。”
&esp;&esp;楚丰年来之前早已经打好了腹稿,此刻便如同滔滔江水倾泻而出。
&esp;&esp;“思来想去,下官觉得吃是最重要的。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只有解决了吃的问题,其他问题才有谈论的必要。”
&esp;&esp;楚丰年顿了一顿,见赵洵仍然没有发表意见,叹声道:“州城中的粮食之前水灾的时候已经见了底,所以下官只好再去邻近县城想办法。恰好青山县县令宋良朋说青山县城中应该还有一些存粮,下官便星夜驰去。”
&esp;&esp;“哦?”
&esp;&esp;赵洵见楚丰年写起了小作文讲起了故事,心中直是又气又笑。
&esp;&esp;拜托啊老哥,你编故事的时候能不能动一动脑子,这逻辑都不能自洽好不?
&esp;&esp;“所以,楚刺史你在青山县县衙一待就是半月?粮食可筹集妥当了?”
&esp;&esp;赵洵的一番发问直切要害。
&esp;&esp;青山县本就隶属于贺州城。
&esp;&esp;县城距离州城最多一日就可抵达,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两日内楚丰年就可以带着粮食和人返回州城。
&esp;&esp;可楚丰年在青山县待了小半个月,当赵洵是傻子吗。
&esp;&esp;来之前楚丰年急的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自然没有仔细考虑这些细节。
&esp;&esp;如今被赵洵问起,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esp;&esp;“这”
&esp;&esp;见楚丰年犹豫不决,县令宋良朋只能咬着牙道:“刺史大人,这都什么时候了,您就不要再把责任往自己肩上抗了。都是那些青山县的乡绅一毛不拔,是一点粮食都不愿意拿出来赈济百姓啊。”
&esp;&esp;
&esp;&esp;
&esp;&esp;第175章 干得漂亮
&esp;&esp;县令宋良朋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刺史楚丰年自然是醒悟了过来。
&esp;&esp;他连忙接上话头道:“对啊,宋县令说的不错。钦差大人,都是那些土豪劣绅无耻至极,他们不肯拿粮食出来赈济百姓,仅靠青山县衙中的存粮是绝对不够的啊。下官磨破了嘴皮子,也无法劝他们拿出粮食来。下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esp;&esp;论起推卸责任和哭穷,楚丰年绝对是有一手的。
&esp;&esp;之前他只是一时懵掉了,恢复状态之后立即开始了表演。
&esp;&esp;加上县令宋良朋在一旁帮腔,还真有几分蛊惑人心的意味。
&esp;&esp;“啧啧,本钦差差点就信了。”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