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然后他们震惊了。
&esp;&esp;不是震惊于世界上竟然有这样卑劣的族群,而是震惊于陈景恪的狠辣。
&esp;&esp;你和这个犹大到底有什么仇啊?
&esp;&esp;竟然将人家给抹黑到这种程度?
&esp;&esp;是的,大家普遍并不相信书上的内容。
&esp;&esp;虽然我们华夏看不起蛮夷,可那也不是因为他们多么邪恶,而是因为他们愚昧落后。
&esp;&esp;你这书里,将犹大描写的简直十恶不赦。
&esp;&esp;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族群?
&esp;&esp;肯定是他们得罪过陈景恪,所以他才会如此不要脸的抹黑。
&esp;&esp;而且还将蒲氏和犹大放在一起,更是荒谬。
&esp;&esp;锦衣卫去查蒲氏的原因,也终于有了。
&esp;&esp;肯定是陈景恪干的。
&esp;&esp;为了泼脏水,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esp;&esp;对于读书人的看法,陈景恪并不理会,完全没必要。
&esp;&esp;因为很快他们就会知道,这上面的东西都是真的。
&esp;&esp;接下来,陈景恪给几个市舶司写信,以后所有的船只上都必须有这本书。
&esp;&esp;每一个出海的船员,都要熟悉上面的内容。
&esp;&esp;否则,不允许出海。
&esp;&esp;这一下文官集团终于坐不住了。
&esp;&esp;一开始陈景恪利用宗教、刊印书籍,去针对一个族群,大家还能装作没看到。
&esp;&esp;哪怕他利用了锦衣卫去查,大家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esp;&esp;现在竟然要利用行政系统强行推广此书,那绝对不行。
&esp;&esp;一来是触动了行政系统的利益。
&esp;&esp;二来我华夏虽然骄傲看不起蛮夷,可如此针对一个族群,也非仁者所为。
&esp;&esp;但是,等他们拿此事弹劾陈景恪的时候,早有准备的朱标也拿出了一份调查报告。
&esp;&esp;“这是锦衣卫的调查报告,《犹大书》上记录之事基本为真。”
&esp;&esp;“背叛南宋,屠杀南宋宗室和士大夫的蒲氏,就是潜伏在华夏的犹大领袖。”
&esp;&esp;“哗……”这下群臣不淡定了。
&esp;&esp;赶紧接过调查报告看了起来。
&esp;&esp;锦衣卫是得到了陈景恪指点的,跑到南方港口城市,找各个部族的胡人调查。
&esp;&esp;得道的情报五花八门,有说犹大好的,也有说他们不好的,还有无所谓的。
&esp;&esp;关于同一件事情,甚至能出现许多不同的看法。
&esp;&esp;这是正常的,大家站的立场不同,接触到的信息也不同,看法也就千差万别。
&esp;&esp;但锦衣卫将情报汇总之后发现,陈景恪之前说的那几次种族灭绝事件,都真实存在的。
&esp;&esp;他们左右横跳,攀附一个又一个强者,也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esp;&esp;至于蒲氏那边的情报……
&esp;&esp;蒋瓛是个聪明人,很清楚上面想要什么样的证据。
&esp;&esp;尤其是还得到了陈景恪的暗示,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esp;&esp;于是,蒲氏的后人就供出了很多所谓的隐蔽信息。
&esp;&esp;他们确实是大食国犹大,祖上迁徙大宋,想要在这里获得一块土地建国。
&esp;&esp;只是华夏重农轻商,他们蹉跎几代人都未能如愿。
&esp;&esp;一直到蒲寿庚时期,靠着钻营和犹大集团的支持,终于进入了官场。
&esp;&esp;甚至一度成为参知政事——这是能左右军国大事的中枢高官。
&esp;&esp;他们终于看到了建国的曙光。
&esp;&esp;可惜南宋自身难保,他们眼见事不可为,就背刺南宋投降元朝。
&esp;&esp;蒋瓛是审讯高手,更知道什么样的口供容易取信于人。
&esp;&esp;他审问了很多蒲氏族人,拿到了很多口供。
&esp;&esp;有些人的口供啥都不知道,有些人的口供乱七八糟,有些人的口供则说的比较有条理。
&esp;&esp;但人就是这样,高度相似的口供,会怀疑是伪造的。
&esp;&esp;杂乱的口供,大家反而觉得更加真实。
&esp;&esp;文官们看到这份前后矛盾的口供,果然没有怀疑。
&esp;&esp;并且很快就从这些口供里梳理出了有用信息。
&esp;&esp;蒲氏确实是犹大……一切都是为了找一块土地建国。
&esp;&esp;当这两条信息被确定,剩下的已经不重要了。
&esp;&esp;此时,他们只有一个想法:犹大必须死。
&esp;&esp;第333章 永恒的变
&esp;&esp;问:儒家会讨厌犹大和犹教吗?
&esp;&esp;答:会,他们会非常讨厌,甚至将其视为异端。
&esp;&esp;儒家主张仁德,犹大搞种族灭绝。
&esp;&esp;儒家讲礼仪道德,犹大道德沦丧。
&esp;&esp;儒家讲究忠义,犹大背信弃义。
&esp;&esp;儒家重农抑商,犹大以商业为生。
&esp;&esp;儒家……犹大……
&esp;&esp;可以说,不论是从行为还是思想,亦或者是经济模式上,儒家和犹大都背道而驰。
&esp;&esp;如果双方没有直接关系,以当前儒家的保守程度,大概率会轻蔑的说一句:
&esp;&esp;蛮夷之辈,不通教化,愚昧无知。
&esp;&esp;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esp;&esp;可现在双方产生了交集。
&esp;&esp;犹大支持蒲寿庚窃取华夏之地,想来一手鸠占鹊巢。
&esp;&esp;他们还背叛了儒家最喜欢的宋朝,杀死三千多宋朝宗室。
&esp;&esp;关键的是,当时跟随宋室南逃的士大夫,也全被他们杀了,数量无法统计。
&esp;&esp;被杀死的士大夫里面,很可能就有大家的师长先辈。
&esp;&esp;这就不一样了啊。
&esp;&esp;切肤之痛啊。
&esp;&esp;再联想到《犹大书》里记录的种种劣迹,这犹大简直就是儒家思想的反面。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