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老哥此话怎讲?”
&esp;&esp;那老汉也是个碎嘴子,见老朱搭话顿时就打开了话匣子:
&esp;&esp;“我前半辈子经历了北元乱世,那世道才是人吃人。”
&esp;&esp;“地全是大户人家的,就我们村和隔壁村,全是一个姓赵的大财主家的。”
&esp;&esp;“两个村子的人,都是他们家的佃农,未经他们家允许,路边的一根草都不能动。”
&esp;&esp;“一年到头忙碌就为了混口饭吃。”
&esp;&esp;“后来乱世一起,连饭都吃不上了,草根树皮都吃光了。”
&esp;&esp;“等到太上皇建立了大明,我们的日子……嘿……”
&esp;&esp;朱元璋见他一言难尽的样子,非常的好奇,追问道:
&esp;&esp;“大明建立后怎么样了,老哥你怎么不说了。”
&esp;&esp;马娘娘似乎猜到了什么,露出一幅看好戏的表情。
&esp;&esp;老汉左右瞅了瞅,小声说道:“我和你说了,你可别乱传。”
&esp;&esp;老朱一拍胸脯,说道:“老哥放心,咱这张嘴那就是铁打的,保准不外传。”
&esp;&esp;老汉这才说道:“大明建立后,我们也就是从牛马不如,变成了牛马罢了。”
&esp;&esp;老朱大吃一惊,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esp;&esp;马娘娘戏谑的表情,更是让他脸上有些挂不住。
&esp;&esp;不过他也没有和老头置气,而是不服气的问道:
&esp;&esp;“为何会如此?咱可听说太上皇最恨贪官污吏,爱民如子……”
&esp;&esp;老汉应该是嘴不把风,听到这话顿时乐了:
&esp;&esp;“嘿,要说太上皇恨贪官污吏老汉不反驳,要说爱民如子……”
&esp;&esp;说到这里,他反问道:“听口音老弟是北方人吧?”
&esp;&esp;老朱点点头,说道:“北方人,过来做点小生意。”
&esp;&esp;老汉说道:“那就难怪喽……这么给你说吧,洪武十六年以前,我们这里的田税是别处的两倍。”
&esp;&esp;“还有苛捐杂税加起来三十多种。”
&esp;&esp;“风调雨顺的年景还好,能混一口吃的。”
&esp;&esp;“要是年景不好,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最后一算账还要倒欠朝廷一大笔。”
&esp;&esp;“为了纳税,多少人被逼的卖儿卖女。”
&esp;&esp;“生了孩子养不活只能溺死,我们村东头乱坟岗里面有个大坑,就是专门用来扔死婴的。”
&esp;&esp;“老人为了不拖累孩子,选择自我了断的也不在少数。”
&esp;&esp;“那日子……惨呐。”
&esp;&esp;老汉一脸的不堪回首。
&esp;&esp;这话无异于当面抽大嘴巴子,朱元璋彻底破防又羞又怒,面容也有些狰狞起来。
&esp;&esp;老汉也被他的表情给吓到了,一时间不敢说话。
&esp;&esp;这时马娘娘上前一步,拍了拍老朱的手,说道:
&esp;&esp;“你看,一说起悲伤的事情又开始急了。”
&esp;&esp;然后对老汉说道:“我家老头子当年也不容易,打小给人放牛,父母兄弟都饿没了,就剩他一个人熬了过来。”
&esp;&esp;“所以一提起这些悲伤的事情啊,他的情绪就会失控。”
&esp;&esp;“不是针对你的,老哥不要害怕。”
&esp;&esp;老汉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的说道:“老弟刚才的眼神太吓人了……”
&esp;&esp;“哎,理解理解,都是苦过来的。”
&esp;&esp;然后他忽然想到什么,说道:“老弟这经历,倒是和太上皇差不多啊。”
&esp;&esp;老朱两口子:“……”
&esp;&esp;马娘娘趁机转移话题道:“既然太上皇当政百姓日子不好过,老哥为何还说他的好话呢?”
&esp;&esp;老汉顿时就忘了方才的事情,滔滔不绝的道:
&esp;&esp;“以前是我们老百姓见识短,不懂国家大事,只觉得太上皇严苛。”
&esp;&esp;“前两年朝廷弄了预备役,我四个儿子六个孙子都去参加过训练。”
&esp;&esp;“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才知道太上皇也是没办法。”
&esp;&esp;马娘娘故作好奇的道:“哦,此话怎讲?”
&esp;&esp;那老汉愤愤的道:“还不是北元造的孽,虽然大明建国了,可北元余孽一直想打回来。”
&esp;&esp;“为了彻底将北元击败,太上皇只能征收重税养活军队。”
&esp;&esp;“听说北方更惨,人都快打没了。”
&esp;&esp;马娘娘颔首道:“确实如此,宋末北方还有几千万人口,到洪武十年统计人口,只有不足千万了。”
&esp;&esp;老汉说道:“所以啊……太上皇也是没办法,一开始我们确实觉得太上皇不公平。”
&esp;&esp;“后来了解了真实情况就不恨了。”
&esp;&esp;“不把北元打跑,我们还要过牛马不如的日子。”
&esp;&esp;“而且把北元打败之后,太上皇就马上调整了政策,将我们的税减了下来。”
&esp;&esp;“还下令停止征收所有的苛捐杂税,连人头税都免了,现在除了田税再无别的赋税。”
&esp;&esp;“那真是几千年没有过的善政。”
&esp;&esp;“我们老百姓只是见识少,又不是真的不知道好歹。”
&esp;&esp;“这样的明君,感谢还来不及,怎么会去恨他。”
&esp;&esp;远处的几个老农见他们聊天,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esp;&esp;纷纷打开话匣子,述说着以前的苦,以及今日的甜。
&esp;&esp;总之,话里话外对目前的生活非常的满足。
&esp;&esp;对太上皇和皇上,更是感恩戴德,期望他们都能长命百岁。
&esp;&esp;“大明合该坐拥天下,太上皇、皇上还有太子,都是明君啊。”
&esp;&esp;“三代明君,未来的日子能有多好,不敢想,不敢想啊。”
&esp;&esp;“对对对,还有太子殿下,别看年龄小,将来肯定是明君。”
&esp;&esp;“我们南方的血吸虫病,哎呀当年把我们祸害惨了,多亏了太子才给治住。”
&esp;&esp;“要不都说太子是天命圣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