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55节(1 / 2)

&esp;&esp;贾珩道:“军中没有装备吗?”

&esp;&esp;蔡权低声道:“有倒是有,但是,这东西绝对没有弩好用!上次那手弩,五十步之内,无甲之人,几乎必死,只是手弩装填不便,用来守城还可,远程对射,还是要强弓才是……珩兄弟若是对火铳感兴趣的话,明天去我家,我从军中拿一杆来,你见过就知道了,火铳不好用。”

&esp;&esp;董迁也是附和道:“火铳的确不太行,不如弩好用,五城兵马司现在都是小旗官以上才让配手弩,而且锁在库中,平时还不让带出去,我就有一把。”

&esp;&esp;弩机、甲胄从来都是管制器具。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蔡兄,等明天,我去看看火铳。”

&esp;&esp;只要让他看一看火铳,就能对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才有进一步提改进的可能。

&esp;&esp;军工科技革命,往往会带来战法的改变,若是排队枪毙时代到来,草原甚至会载歌载舞起来。

&esp;&esp;如果能改良火铳,纵然是进入燧发枪时代,也能带来战法的改变。

&esp;&esp;当然,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人。

&esp;&esp;中国古代军事技艺最发达的弱宋,将军械都玩出花了,还不是被北方的辽金换着花样的狂揍。

&esp;&esp;当然,也可以说正是因为面对幽云屏障全失,无险可守的国防困境,才疯狂攀爬军事科技树。

&esp;&esp;但没有出现,也不可能出现“降维”式的军工科技代差,大宋最终难逃靖康之耻。

&esp;&esp;“如果要彻底解决东虏问题,军械只是第一步,利用军事工艺的代差,先打几个胜仗,改变陈汉只能被动挨打的局面,然后再去切割王朝肌体之上的腐肉,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我去主导,也必须由我去主导。”贾珩眸光深深,思忖着。

&esp;&esp;蔡权看着目光陡然熠熠而闪的少年,知道其在思索,静静等待着。

&esp;&esp;贾珩拿起茶盅抿了一口,道:“蔡兄,时间不早了,我们分头行动,等晚上汇合。”

&esp;&esp;等又和蔡权以及董迁两人叮嘱了几句,贾珩也离了茶寮,向着翰墨斋走去。

&esp;&esp;翰墨斋·二楼

&esp;&esp;刘通笑道:“贾公子,你可让老朽好等,东家这两日,还念叨着你去讲史呢。”

&esp;&esp;“这两天忙着婚事还有赶稿,还请先生斧正。”贾珩说着,将已经打开的木盒,装好的一摞书稿推了过去。

&esp;&esp;刘通连道不敢,眯起苍老的眼眸,阅览而罢,脸上现出满意的笑意,说道:“贾公子,总算是完稿了。”

&esp;&esp;贾珩沉吟道:“不知这最快多久才能出版于世?”

&esp;&esp;刘通笑了笑,说道:“今日就可着师傅做活字,坊中有着十几个工人,分回目印刷,天应该能看到成书了。”

&esp;&esp;贾珩想了想,说道:“刘老先生,那还请尽快一些吧。”

&esp;&esp;“对了,昨日上午怜雪姑娘催过一回,说长公主殿下,邀请贾公子有空,务必至府中一叙。”

&esp;&esp;自晋阳公主让夏侯莹探查到贾珩已婚之事后,心中那一丝念头就断了,但对贾珩的关注并未减少,反而生出一个新的念头。

&esp;&esp;贾珩沉吟了下,说道:“我稍后还有事,若是殿下不介意,晚上登门拜访……当然,明天也是可以。”

&esp;&esp;说到最后,贾珩话锋一转,改口说道。

&esp;&esp;虽说晋阳公主身份尊荣,但终究是孀居于府,难保不会有着什么避讳,毕竟,年轻男子,夜入寡妇门,说不得会引起一些闲言碎语。

&esp;&esp;刘通笑了笑,说道:“老朽等下去问问怜雪姑娘。”

&esp;&esp;正要起身送贾珩,却听下方传来“蹬蹬”急促的楼梯声,翰墨斋伙计上来,说道:“怜雪姑娘来了。”

&esp;&esp;贾珩心道,说曹操,曹操到。

&esp;&esp;刘通笑道:“贾公子,怜雪姑娘说不得就是来寻公子的,等怜雪姑娘来到,不如面陈详情如何?”

&esp;&esp;没有多久,怜雪在几个嬷嬷的簇拥下,来到二楼,一见贾珩,就有些面色复杂,轻声说道:“贾公子,殿下正要寻你,对了,还有那三国书稿写了多少回目?有多少,带多少。”

&esp;&esp;贾珩面色顿了下,隐隐觉得哪里出了问题。

&esp;&esp;第86章 崇平帝读《临江仙》

&esp;&esp;翰墨斋——

&esp;&esp;“怜雪姑娘,这是出什么事?”见怜雪脸色不对,刘通面有奇色,问道。

&esp;&esp;怜雪看向贾珩,明眸中有着几分复杂意味,轻声道:“贾公子,殿下前日进宫面圣,圣上忽而垂问以三国书稿之事,殿下不敢隐瞒,遂将公子前几回目的书稿,呈于圣上御览,圣上手不释卷,连晚饭都没顾上吃。”

&esp;&esp;贾珩沉静面容顿了顿。

&esp;&esp;心头迅速评估这件事儿对他的影响。

&esp;&esp;他本来想尽快闻达于天子,并非是通过写书,而是走韩珲父子的门路,条陈边事之方略,以谋进身之阶。

&esp;&esp;事实上,纵然对三国书稿再有信心,在如今为边事焦头烂额的崇平帝眼里,也不可能会为一小说家垂下青眼。

&esp;&esp;或许……得了一个觐见于上的机会,能不能得青眼,还要另看。

&esp;&esp;就好像某位大佬是《三体》迷,但刘电工依然是该摸鱼摸鱼,当然,嗯,这两件事儿,必然联系不是太强烈。

&esp;&esp;科幻之作和文史政论显然是不一样的。

&esp;&esp;更恰当的例子,当年明月被时人沪上刺史赏识,从海关带到山东,从山东带到沪上,也初步窥见,在体制内,笔杆子强横,到底有多么重要。

&esp;&esp;“晋阳公主,当时就该想到此女……此女上次看我的目光,隐隐有些内容。”贾珩皱了皱眉,觉得多少有些棘手。

&esp;&esp;或者说他下意识就不想走长公主的门路,否则,早就隔三差五往公主府跑了。

&esp;&esp;这位晋阳殿下,果然是一个变数。

&esp;&esp;让时间稍稍倒退一些,贾母离宫之后的傍晚时分。

&esp;&esp;坤宁宫中,夜色低垂,华灯初上,灯火辉煌,宫女、内监在一旁垂首侍奉。

&esp;&esp;小几之上,放着各色菜肴,一袭雍容华美浅红色长裙,云鬓金钗的皇后宋氏,陪着崇平帝用着晚饭。

&esp;&esp;说来,崇平帝平时克勤克俭,不尚奢华器用,于吃食上,也不太讲究,一日三餐,不过六菜一汤,荤素搭配,瓜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