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说着,缓和了语气,道:“德甫兄就是太过在意这些虚名了,以愚兄之见,没过几天,大家都会忘记此事,况且内阁赵阁老,在先前不是也质疑着消息的真假,再远一些,魏王封妃大典那天……”
&esp;&esp;后面的话就不适宜往下说着,但意思却传达到了,就连当朝天子也曾弄错过,今日又算得了什么。
&esp;&esp;陆理叹了一口气,得好友一番劝说,只觉心底好受了许多,转而就有几分惊异,目光深深,看向对面的好友,压下心头的一丝莫名情绪,请教道:“可如今我在朝堂中为人所讥。”
&esp;&esp;徐开想了想,道:“德甫兄可谋任外放地方,如能做出一番实绩来,那时自无流言中伤。”
&esp;&esp;陆理闻听此言,面色变幻,心头微惊。
&esp;&esp;如今翰林院以他和徐开两人文辞优长,常常担纲重大礼仪的贺表书写,如今他这一走,岂不是眼前之人鹤立鸡群,一枝独秀?
&esp;&esp;徐开沉吟道:“我也打算谋求外任,中原之地,贼寇一乱,百姓响应,由此可观地方州县弊政百出,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待河南事定之后,如吏部方面需官吏增补实额,我愿向吏部毛遂自荐,纵外放汝宁府下一七品知县,治理县域,造福百姓。”
&esp;&esp;徐开官居翰林侍讲学士,纵然谋求外任,至少也是一任知府,而且只要有了政绩,因为翰林院的光鲜履历,也会迅速升迁。
&esp;&esp;陆理心头一怔,继而脸颊微烫,方知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顿觉一股自省后的内疚和羞愧从心底生出,凝声问道:“可徐兄自登科以来,从未有在地方履任过,州县庶务繁芜,非清贵显要的翰林院可比。”
&esp;&esp;徐开面色一肃,说道:“只要治政以仁,爱民如子,律法严明,德育教化,谋得一县大治,想来也不难。”
&esp;&esp;陆理想了想,劝道:“徐兄,地方不同中枢,还是要慎重一些为好。”
&esp;&esp;他还想留在京里寻寻机会,实在不行,哪怕最坏的情况,崇平一朝不得伸展,还有……下一朝。
&esp;&esp;说来魏王大典,圣上吐血晕厥,国本之事,再过二三年也会提上日程。
&esp;&esp;这些隐秘心思在陆理心头一闪而逝,被其埋在心底。
&esp;&esp;……
&esp;&esp;……
&esp;&esp;大明宫,偏殿
&esp;&esp;自崇平帝到含元殿上朝,召见文武群臣,宋皇后、端容贵妃和晋阳长公主、清河郡主随意闲聊着。
&esp;&esp;因为晋阳长公主的“大小之论”,弄得宋皇后和端容贵妃心头颇为不自在。
&esp;&esp;堵的慌。
&esp;&esp;“这都午时了,陛下也该散朝了。”宋皇后秀眉之下,美眸莹莹远望,吩咐在不远处侍立的夏守忠道:“打发人去前殿看看。”
&esp;&esp;因为今日午朝是崇平帝见着朝臣,以示「龙体康健,朕躬无恙」,不是廷议朝政,以宋皇后估算,与群臣议着几桩事儿,也就该回返后宫,正好留着晋阳长公主以及清河郡主一同用过午宴。
&esp;&esp;内监还未离开偏殿多远,殿宇廊檐外,忽而传来内监尖细、阴柔的声音:“陛下驾到。”
&esp;&esp;“这可真是巧了。”宋皇后嫣然一笑,惊喜说道。
&esp;&esp;不多大一会儿,就见崇平帝在戴权所领一众内监的簇拥下,进得偏殿。
&esp;&esp;这位天子脸上喜色难掩,步伐轻快。
&esp;&esp;宋皇后、端容贵妃、晋阳长公主、清河郡主纷纷离座起身,看向自殿外而来,龙颜大悦的崇平帝,相迎见礼:“臣妾(臣妹)见过陛下。”
&esp;&esp;“平身。”崇平帝轻快说道。
&esp;&esp;宋皇后笑着迎了上去,察觉到崇平帝脸上的喜色,好奇问道:“陛下,这是有了什么喜事儿,怎么满面春风的?”
&esp;&esp;心底也有诧异,难道前朝又奏报了什么喜事儿?
&esp;&esp;端容贵妃同样面色诧异地看向心情悦然的崇平帝,春山黛眉之下的明亮清眸,熠熠而辉,略有几分疑惑之色。
&esp;&esp;晋阳长公主也看向自家皇兄,目带期冀,心底隐隐有着一些猜测。
&esp;&esp;果然,崇平帝面带喜色,语气轻快说道:“梓潼,刚刚子玉飞鸽传书。”
&esp;&esp;听到飞鸽传书,宋皇后玉容先是一愣,惊讶说道:“不是才……这是新的?”
&esp;&esp;心道,怪不得陛下喜形于色,原来系出此由,子玉的飞鸽传书……
&esp;&esp;念及此处,不由就有几分吃味,这得亏是臣子,如是哪个女子,让陛下这般惦念着,她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esp;&esp;不待几人追问,崇平帝目光振奋,语气轻快道:“是汝宁府,重回官军手里了,河南之乱自此彻底平定,腹心之患已去,子玉这一仗打的干脆利落,没有拖泥带水。”
&esp;&esp;此言一出,宋皇后明媚、狭长的凤眸睁大,檀口微张,不由轻“呀”地一声。
&esp;&esp;丽人这一声轻呀,语调悠扬婉转,恍若黄莺出谷。
&esp;&esp;那张雪颜玉肤、靡颜腻理的脸蛋儿因为惊喜流溢,桃腮生晕,绮丽如霞,道:“陛下,这可真是双喜临门了。”
&esp;&esp;才说着开封府城收复,现在连贼寇匪巢都被官军捣毁,汝宁收复,这可真是捷音一波接着一波了。
&esp;&esp;端容贵妃清丽玉容上同样喜色流露,清冷幽艳丽眉眼笑意微微,说道:“还真是,捷音偏偏赶到一起了。”
&esp;&esp;晋阳长公主美眸凝起,雍美妍丽的芙蓉玉面上也见着欣喜之色。
&esp;&esp;以他的能为,领兵平定叛乱,她倒是不意外,但这般迅速,也有些大出所料。
&esp;&esp;崇平帝在绣墩上落座下来,面色仍是翕然不减,道:“朕拿到半晌午那封飞鸽传书时,就在寻思,子玉先前有言,他先派轻骑攻袭贼寇匪巢,断敌后路,以免贼寇四散而逃……可一晃这般多天,汝宁府那边儿杳无音讯,反而是开封府城捷音先传,原还担心会不会出现什么差池,不想应在今天,这下子,两地皆复,匪首寇枭也被殄灭一空。”
&esp;&esp;说到最后,这位天子难掩心头兴奋,语气中的激动和轻快,就连偏殿中的内监都感受出来,都为之欣然。
&esp;&esp;这下子,才真正是满天的乌云都散了。
&esp;&esp;晋阳长公主柳叶细眉下的美眸神采熠熠,雍美玉容上现出欣然之色,柔声道:“皇兄,汝宁克复,河南局势大抵定了。”
&esp;&esp;崇平帝转而看向晋阳长公主,点了点头道:“是啊,朕还以为要拖延上一年半载,那时就……好在子玉领着都骑军,迅速克定祸乱,也可见京营已成强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