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05章(1 / 1)

&esp;&esp;现在他爹早上没办法去打草,她们下午就要多打些草回来,鸡要是吃不饱会影响下蛋。

&esp;&esp;下午他爹回来第一件事儿,就是去给他养大的鸡兔,找它们最爱吃的酸浆草。

&esp;&esp;姐姐们背篓里都装着水菜,手里提着篮子,篮子里装的是刺竹笋,都是比较长的绿杆子。

&esp;&esp;江六帮她们卸下背篓,好奇地问:“你们不是摘水菜吗?怎么又去竹林了。”

&esp;&esp;最近刺竹笋开始冒头了,采摘还要再等几天,往年江六上山拔竹笋,都是等收了秋粮。

&esp;&esp;刺竹笋细长细长的,刚发出来时,吃起来是脆嫩清甜的,煮汤或者清炒都特别的好吃。

&esp;&esp;过季前可以把刺竹笋水煮,制成笋干或者辣笋,虽然比新鲜的少了清甜味,但能吃很久。

&esp;&esp;小时候的江六,不会分辨刺竹笋和苦竹笋,两种笋子都被竹叶壳包裹着,又都是长长的。

&esp;&esp;味道上那是天差地别,苦笋的苦堪比过夜的苦丁茶,舔一下锅铲都能苦的叫娘,真的要吃也需要泡水三日。

&esp;&esp;大姐低着头,脸色泛红,小声说道:“是陆桥送过来的。”

&esp;&esp;陆猎户进深山,看见了一片早熟的刺竹笋,辣手拔竹一个不留。

&esp;&esp;这些刺竹笋都是挑选过的,几乎找不到小的,每根都有巴掌大。

&esp;&esp;头茬笋子都不会太大,吃的就是嫩和鲜,买的人也多。

&esp;&esp;江六内心感慨万千,要是当年陆家婶婶没病就好了,不然这会儿他都能升辈儿了。

&esp;&esp;“那让陆桥哥多找些刺竹笋呗?今年我是没空上山了,我两文一斤收。”

&esp;&esp;江珊点头应下,拿了个小布包出来,递给弟弟。

&esp;&esp;江六打开看:“咦?野山枣?陆桥哥这么厉害,现在还能找到。”

&esp;&esp;山上崖坡边儿会有小野枣树,树不是很高,但总是长在很危险的地方,诱惑着人去摘。

&esp;&esp;每年八月到九月,是野山枣成熟时期,有的果子会通体绯红,这样的成色药铺也会收。

&esp;&esp;红了一半儿或者尖尖的,只能卖给寻常人家,山枣子的价格不低,最便宜的也要六十文。

&esp;&esp;江六每年找的野山枣,都是大黄带他去的,也不知道这狗鼻子是咋长的,那果子味儿都能闻到。

&esp;&esp;说起他家大黄就糟心,最近不知道是找了媳妇儿还是怎么的,饭点也赶不上。

&esp;&esp;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狗子还认这个家,认他这个主人,下半夜会偷偷溜到他房门口睡大觉。

&esp;&esp;村里人说他们家大黄老往山上跑,有时候跟着它上山,一回头就找不到它了。

&esp;&esp;狗子在九河村待了这么多年,要说谁是最熟悉白云山的,可能是他家大黄吧……

&esp;&esp;放好东西的五姐跳出来说:“陆桥哥和陆大娘可厉害了,晒了满院子的药材,还有很多晒干的夏枯草呢。”

&esp;&esp;药铺收夏枯草的果穗,晒干的两文钱一斤,也是和其他草药一样,收够了量就不再收。

&esp;&esp;“陆大娘?”

&esp;&esp;江瑚大嘴一张,话头就出来了,江珊想捂她嘴都没来得及。

&esp;&esp;看了姐妹俩的小动作,江六做出了洗耳恭听,又不会告密的模样。

&esp;&esp;陆大娘最近的病似乎好了很多,也能帮着干点活儿,不需要人时时看着,还记起了儿子有个想娶亲的姑娘。

&esp;&esp;她的病有起色,陆桥也能安心出门,走的山路也更远些,所以才找到了些野山枣和刺竹笋。

&esp;&esp;作为娘家人的江六,也不得不说,陆桥哥真的是好汉子。

&esp;&esp;让大姐带话给他,院子里的草药都可以送过来,按药铺给的价格收。

&esp;&esp;那镯子世界的医馆缺的常见药,正好是他们这里最多的草药,他们这里的金贵货在那边儿还卖不上价哩。

&esp;&esp;…

&esp;&esp;大哥挑着担子回家,嘴皮都裂了,身上也尽是泥土。

&esp;&esp;江六把凉掉的苦丁茶端给大哥,心疼的说道:“不一定非得挖大个儿的吧,走那么远干嘛。”

&esp;&esp;按照大哥的想法,先把大个儿的蕉芋疙瘩挖回家,这些过滤出的粉要多点,能卖更多的凉粉。

&esp;&esp;奶奶说过几日就在村里收蕉芋头,到时候他就不上山,也跟着做蕉芋。

&esp;&esp;反正最近家里也没啥要干的农活儿,卖凉粉这些他又帮不上忙,只能去寻那些老疙瘩块儿。

&esp;&esp;江六不乐意了,他学这些是希望家里人日子过得好一点,怎么现在搞的一家人更忙碌,更辛苦了。

&esp;&esp;江余辉知道弟弟的心,怕自己累着了,但他觉得不累,这些都是他干熟了的。

&esp;&esp;就是上山下山的次数多了点,这不算什么,还比不上弟弟们去镇上的单边路哩。

&esp;&esp;要是让他像老二老三那样,出去和人打交道,反而不自在。

&esp;&esp;轻拍小弟的头,让他别乱想。

&esp;&esp;江余年终于把两个水缸挑满水,这会儿正瘫坐在地上。

&esp;&esp;忍不住对着大哥和小弟吐苦水:“咱家啥时候才有钱打口井啊,这天天一趟趟的跑,真的会累死人的。”

&esp;&esp;江六也认为自家应该挖一口井,现在他们洗蕉芋粉用水多,这样每日挑水也实在不是个好办法。

&esp;&esp;如果之后村里人也挖蕉芋送来,那么他们需要过滤的粉就更多,要是每日挑水多次,长久下去也不好。

&esp;&esp;但他现在手里实在是没银子,打井要五两银子,等明日买点糖回来吧,卖了糖或者把盐卖了,他就有钱打井了。

&esp;&esp;天色渐暗,二哥才回家来,满脸的喜庆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